9月28日,9套衛視啟動高標清同播,至此,我國高清電視頻道迅速增至13套。 這無疑是我國高清電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然而,高清產業也并非就此可以一蹴而就,如同數字電視端到端的特點,高清產業的發展也需要端到端地解決整個產業鏈構建的問題。 有線是高清電視主要傳輸渠道 電視頻道采用高清信號播出之后,傳輸環節是第一個現實的問題。 目前,地面數字電視的覆蓋還不廣泛,而且也不可能傳輸多套的高清電視節目。北京地面數字電視目前傳輸1套高清6套標清,其中的高清頻道由之前的央視高清綜合頻道換成了北京衛視高清版。上海東方明珠因為采用了AVS編碼技術,目前傳輸了央視高清綜合頻道幾東方衛視高清版兩套高清節目。 中星9號直播衛星有22個轉發器,進行加密調整及系統升級后,目前使用了7個轉發器。雖然尚余15個轉發器空載,但在直播星商業運營未確定之前,通過直播星傳輸高清幾無可能。目前直播星山寨盒子已“勢如破竹”,如果再清流傳輸多套高清頻道,后果簡直不敢想象。 電信部門的IPTV在高清方面也有些舉措。甚至在2007年5月17日,上海IPTV就曾計劃啟動首個IPTV高清頻道,但限于用戶帶寬實際上只是個試驗而已。2008年10月,上海IPTV啟動了高清電視。但在上海電信的IPTV業務宣傳中并無介紹,即便目前上海有超過30萬的寬帶用戶采用了ADSL2技術,但高清對帶寬的要求決定了高清絕非目前的電信網所能勝任的。 有線電視自然就成了高清傳輸的最主要渠道,至少在目前。下一步直播星商業運營是個變數。 其實,早在2006年元旦,隨著央視“高清影視”及文廣“新視覺”的開播,一些地區的有線網絡即已開始了高清的傳輸。只不過由于高清頻道數量太少,加上它們還是付費頻道,高清機頂盒價格也居高不下,因此高清產業幾乎沒什么動靜。 這次免費高清頻道突增至10套,高清源頭之水猛漲,但“河道”將如何打通? 機遇還是負擔? 高清產業“雞和蛋”的問題似乎已有突破,那么,對于有線網絡而言,多套高清頻道的開播到底意味著機遇還是負擔? 廣電總局8月6日下發的《關于促進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中指出:“有線數字網絡要支持高清頻道發展,切實做好頻道接入和用戶服務工作,應全部接入9月底開播的第一批高清頻道(包括中央電視臺已開辦的高清綜合頻道),不收取接入費用,不得向用戶額外收費;地面無線播出的高清頻道不得加密,不得收費。” 根據這一規定,有線運營商不能向高清頻道收“落地費”,也不能向用戶加收高清頻道的收視費(不包括2個付費頻道),能略有收入的似乎就只有賣高清盒子掙個差價了。《通知》還指出:“有線數字網絡要主動與電視機和機頂盒廠家等有關方面協調,促進高清電視機和機頂盒的生產銷售和安裝使用。”要“促進”,價格也就不能太高。 歌華有線運營總監羅小布曾在今年3月中廣互聯舉辦的論壇上指出,有線傳輸高清,如果每年不能貢獻千萬元的收入,就是倒貼。 傳輸10套高清節目,前端高清編碼器的投入還不算多,三百多萬就差不多了,更大的成本在于頻點帶寬,以及為此需要付出的運維與服務。目前,許多地區還處于模數同播階段,整轉尚未完成,頻點嚴重不足,即便采用H.264或者AVS進行壓縮編碼。 如此看來,現階段作為高清傳輸的主要渠道,有線這個“河道”的打通是一個大問題。 讓我們先看看各地有線針對高標清同播的傳輸有哪些舉措。
各地有線的高清推廣 中廣互聯對部分地區的有線網絡進行了采訪,并查閱了大量有線網絡公司的網站宣傳內容,發現對高標清同播、高清電視業務的有所跟進并有一些特點的有以下幾家。 1、深圳天威視訊 在9月28日深圳衛視啟動高標清同播的同時,啟動“高清互動電視家庭計劃”。用戶只需每月12元的月租,就可以把高清交互機頂盒帶回家,“享受金色10月10套高清頻道的免費大餐”。用戶連續租用六年將獲得機頂盒所有權。用戶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購買方式,價格是1000元,如果退還原來整轉送的盒子,置換價格為800元。 天威視訊采用的策略是盡量降低門檻推廣高清互動機頂盒,期望通過高清互動服務回收成本并最終盈利。 詳見中廣互聯報道文章:《天威借高標清同播快速轉身》 2、北京歌華有線 為配合北京衛視高清頻道9月28日的開播,歌華有線在9月19日啟動“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應用工程項目試驗示范小區計劃”。目前在朝陽區、石景山區已經在免費發放高清互動機頂盒。 北京計劃三年完成260萬戶高清交互機頂盒的推廣,2009年在城區重點試驗示范小區推廣30萬用戶;明后兩年,將努力創造條件爭取實現2010年推廣100萬、2011年推廣130萬的既定目標。 歌華有線強調“這只是一種試驗,而不是推廣高清的一種商業模式”。從多方面的信息來看,歌華發放的高清機頂盒得到了市政府的財政支持。 3、江蘇有線 在9月28日江蘇衛視高清電視開播之際,發起“三方聯盟”,即江蘇衛視、江蘇省網絡公司以及蘇寧電器三方進行合作,電視節目制作方、傳輸渠道和電視銷售商共同合作,推廣高清電視產業。 此合作的細節目前尚未透露,不過大致可以推測,很有可能在江蘇的蘇寧連鎖店里,進行高清電視機與高清機頂盒的捆綁銷售,可以提升高清電視的認知度,拓展高清的推廣渠道,從而實現共贏。 另外在南京,用戶花1680元購買高清互動機頂盒,可以贈送100元點播費;新裝及整轉用戶可補差價后直接領取高清互動機頂盒。 4、東方有線 東方有線高調宣傳了將傳輸12套高清頻道。對于已完成整轉的區域,購買高清機頂盒后,用戶可收視到12套高清頻道,其中10套為免費節目(上述9套高清衛視頻道和央視高清頻道),另外2套為付費節目(文廣新視覺高清頻道和CHC高清電影頻道)。在尚未完成數字化整體轉換區域和各郊縣的有線電視用戶,受網絡容量的限制,暫只能收視4套高清頻道,其中免費頻道為央視一套和東方衛視,付費頻道為文廣新視覺高清頻道和CHC高清電影頻道。 目前上海可供用戶選擇的高清機頂盒及價格:基本型高清機頂盒DVT-5610,1580元;高清互動機頂盒DVT-6020,1880元;旗艦型高清機頂盒Cisco-8488,3880元。 此外,東方有線針對上述三種高清機頂盒分別推出了將機頂盒與高清內容打包的三種套餐,價格分別為1950元、2450元和4888元。
5、華數 在10月份推出“高清互動升級套餐”,即一次性繳納1700元,提供摩托羅拉或天柏的高清交互機頂盒作副終端,同時帳戶充值400元,免費開通10個高清頻道。 6、重慶有線 重慶有線目前推出的TV+高清套餐主要有兩種:將家里原有的機頂盒置換成TV+高清互動機頂盒(含18個月高清超越版服務),價格為1340元;另購一臺副機TV+高清互動機頂盒(含18個月高清超越版服務和18個月副機基本收視費),價格為1730元。 據悉,重慶有線將在年底推出由好萊塢高清電影、歐美高清連續劇、優秀高清紀錄片組成的TV+高清多可視產品服務。 在以上幾個有一定特點的地區中,針對高清電視業務,真正有較大動作的其實也只有深圳天威及歌華有線,其他幾個地區還是賣高清盒子,不過是些套餐或優惠政策而已。 而更多的地區還沒什么動靜,新開播高清頻道的傳送還存在許多問題,請參見中廣互聯整理的《各地高清頻道開播情況匯總》。 比如在陜西,目前只傳送4套高清節目,包括央視高清綜合頻道(2007年已落地)、中央1套、深圳衛視、江蘇衛視。其理由是“由于陜西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正在實施,頻點資源尚在調整之中。” 可見,受頻點資源、傳輸及運維成本、商業模式等問題的困擾,有線行業要想達到總局要求的“全部接入”存在普遍的壓力。
分析與建議 1、政策應加強計劃性 張海濤副局長指出,高清電視是廣電最大的特點、最明顯的優勢。因此,大力推動高清產業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戰略。本次高標清同播的頻道一下子從5套迅速增至7套、9套,大大推動了我國高清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這一政策及進展顯得過于突然,令整個業界有些措手不及。天威視訊董事長兼總經理呂建杰表示,“年初我們曾預測到今年底可能會有2-3套高清頻道開播,沒想到總局這次下了這么大的決心。” 因此,電視臺、有線運營商、高清機頂盒廠商乃至高清節目制作機構,都沒有對這么重大的變化有提前的充分準備。 其實,早在廣電總局2006年12月發布的《“十一五”時期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中就已計劃:“2008年實現北京奧運會的高清晰度電視轉播,2010年全國達到1O個以上高清晰度電視頻道的節目制作能力。”但規劃之后的實施時間表,還是應該更早地對整個業界進行提前的披露,讓整條產業鏈的準備更加充分。對此,筆者也聽到傳聞,說此次高清電視的快速啟動,與某部門向國務院打的一個報告有關,該報告希望快速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包括地面數字電視、高清電視等等。當然傳聞也只是傳聞,無論如何,高標清同播長遠來看對整個廣電是深具意義的。 2、對有線行業應提供政策扶持 從目前有線運營商傳送高清的積極性來看,應該對有線運營商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甚至財政補貼。一個產業的發展如果在一個環節出現了瓶頸,整條產業鏈就不易打通,其他環節的投入就成為浪費。 在前述的各地情況中,天威視訊是唯一一個通過商業運營手段進行高清推廣的運營商。天威借助“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么多高清頻道,借勢而為,在公益與商業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期望通過高清互動業務的收入實現突破。天威的模式筆者非常欣賞,但商業總會有風險的。何況,天威能夠快速反應,與其較成功的整轉、全網的雙向化建設、26萬多的寬帶用戶、完善的技術平臺與客服體系等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北京是另一個有大動作的城市,其關鍵在于政府的財政支持。有分析認為,歌華有線的模式因北京的特殊性而不具有借鑒性,天威采用商業運營而更具可復制性。筆者對此持相反的觀點,因為對整個有線行業而言,具備深圳上述條件的、能夠通過高清交互業務反哺高清免費傳送成本的有線運營商屈指可數,甚至沒有!全網雙向改造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門檻,杭州在這方面具備條件,但杭州的標清互動機頂盒已經普及,反而成為高清互動的升級的一個障礙。其他地方還有誰?上海?淄博?江門?他們目前也只能在賣高清盒子的基礎上加些優惠政策,淄博的高清服務還處于預約狀態。更多的地方,傳送還是個巨大的問題。 目前傳輸與收視的“雙免費”,可以理解為降低上游與下游的門檻,希望就此創造更好的產業環境,但中間傳輸環節就成了瓶頸。因此,呼吁針對有線網絡的高清傳輸及機頂盒,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乃至財政補貼。 從全球來看,政府在高清產業啟動之初都給予了充分的支持,解決了上游的制作、中間的傳輸、下游的機頂盒問題之后,高清電視機的銷售將成井噴之勢,對國家而言這是拉動內需、振興電子信息產業的突破點所在。這一點已經在北京有所印證,“十一”黃金周前,北京市場的高清電視機銷量就已翻番。 至少,目前的免落地費的政策應僅作為階段性政策,待高清頻道的廣告收入提升,以及高清頻道數量進一步增加之后,應作修改。 3、有線應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 從整條高清產業鏈來看,短期內電視臺、有線網都是賠本買賣,而高清機頂盒廠商、家電廠商以及家電渠道商將大大獲益。因此,加強與產業界這幾方的合作,降低成本進而實現共贏。江蘇的“三方聯盟”即是這樣的一個案例。 目前,高清機頂盒的成本還比較高,各地銷售價格差異也不小,深圳1000元,江門1380元、杭州1700元(去除400元充值,為1300元)、上海為1580元(基本型)/1880元(交互型)/3880元(旗艦型)。有線運營商應加強與機頂盒廠商的合作,降低機頂盒的成本與價格。 此外,還要加強與電視機廠商的合作。在天威視訊9月28日的活動中,筆者發現多家知名彩電廠商也都在場,相信天威與這些企業也會有一些互惠互利的合作。隨著高清電視的全面啟動,以及機卡分離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基于有線的高清一體機將具備更多的市場機會。有線運營商及電視機廠商應抓住這一機遇,共謀發展。 在高清編解碼方面,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VS也迎來了新的機遇。目前有線傳輸的高清基本都采用了H.264標準,能否通過與AVS產業界的緊密合作,實現共贏,是又一個值得研究與探索的課題。 呼吁要求政策扶持,并非沒有政策就不去做事。呂建杰指出,我們需要依靠政府,但不能完全依賴政府。作為有線運營商,不論什么情況下都應該盡力創造條件去推動高清市場,同時加快雙向改造,畢竟高清互動電視將是有線未來的方向。 |